近年来,台州市以建设“温岭泵业智造小镇”为抓手,着力打造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的泵业生产基地,形成了集聚程度较高的特色产业集群,具有较好的区域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口碑。
今年初,市委市政府将泵与电机产业列为台州“七大千亿”产业集群之一。
根据《台州市泵与电机产业培育工作方案》, 我市将积极开展“强链”“补链”工程,引导产业实现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、从低端生产向中高端制造的“双转型”。到2021年,实现泵与电机产业优化升级、裂变翻番,成长为千亿级产业集群,打造世界级的泵与电机研发生产基地。
从无到有
成就全国最大的泵业集群
沿着温岭西北侧的104国道一路前行,道路两侧集聚了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泵与电机企业,这里支撑起了温岭1/4左右的工业产值。全国最大的泵业集群的壮观景象就从这一路逐渐展开。
温岭泵与电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。当时,一山村农民因常年受打水之累,便敲敲打打,琢磨出了第一台土水泵解决用水难题。
这台便利水泵的诞生,点燃了温岭水泵发展的星星之火,家庭作坊风生水起,水泵成为当时的“香饽饽”。
浙江温岭泵与电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秘书长江胜介绍,温岭最初能够爆发式增长,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。
“当时的温岭县微型电机总厂是业内技术领先的国企,人才资源丰富,后来不少温岭泵与电机企业的负责人就是这里流出的技术人才;而路桥的拆解业提供了丰富而低价的原材料,让温岭的产品比其他地方更具成本优势;此外,当时温岭走南闯北在外做小生意的人有很多,通过这些人,温岭水泵拥有了强大的销售网络。”江胜说。
凭着这些优势,到80年代中后期,温岭泵与电机产业集群初具雏形。90年代后,温岭水泵行业进入快速扩张阶段,相关厂家约有2000家。
从1998到2000年,温岭水泵通过3年的整治,开始走上集约化、规模化发展道路。2001年以后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,泵与电机企业实力不断壮大,已成为我国各类小型潜水泵、污水泵、真空泵的主要生产基地,形成分工专业化、生产规模化、管理科学化、营销网络化的产业格局。